「里山(Satoyama)」,最早出現於日本江戶時代,「里」字為「田」和「土」的象形造字,在日文有故鄉的意思,泛指介於村落與深山之間的地方…
Read More國際里山倡議的概念和作法,自從2010年底引進台灣後,受到政府和民間的歡迎。各地符合里山倡議精神、從事農村地景保全活用的案例也愈來愈多。然而,台灣目前尚缺乏…
Read More9月13日上午,大會報到第一天的領取資料中,有一份《里山戰略》福井新聞彙集,收錄了今年5月以來二十餘篇有關福井縣各地里山倡議行動。福井縣為這次國際會議的主辦地…
Read More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的緣起2010年10月於日本名古屋舉辦的聯合國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中,日本政府與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(UNU-IAS)共同啟動…
Read MoreQ:實踐【里山倡議】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減緩生物多樣性的消失,但是有無經營利用的上限?A: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資料顯示,全球40%的經濟直接或間接來於生物資源的利用…
Read More在日本,里山(Satoyama)指的是環繞在村落(里)(Sato)週圍的山、林和草原(山)(y a m a),也就是位於高山(日文為「奧山」,Okuyama)和平原(日文為「里地」,Satochi)之間(圖一),包含社區、森林、農業的混合地景…
Read More